
吃土季?WH1000-XM4开箱
吃土季?WH1000-XM4开箱
咳咳咳没错,上周我成功入坑了大法家的 WH-1000XM4 (所以现在正在吃土😭😭😭
购买前
Why 降噪?
作为一个降噪耳机的 “资深” 用户(资深败家党),从 4 年前,我的第一副有线降噪耳机三星 EO-IG950 到 去年入手的 Sony 降噪豆,不同品牌的降噪耳机我已经有了好几副。
几年前无线降噪耳机还没普及的时候,那时候的降噪耳机,可是要拖着一个的电池盒子的。想象一下,兜里装着重重的手机,拖着一条长长的音频线,线上面还挂着一个沉甸甸的电池盒子,走起路来跟着你的步伐一起甩来甩去。🤐
可是在打开降噪功能的瞬间,世界刷的一下都安静下来的时候,emmm,降噪耳机带来的种种不便,都跟着那被消去的噪音一起,忘到脑后去了。
而短短几年,随着苹果手机率先取消了耳机孔,无线/真无线耳机 成为主流。降噪耳机的形态和降噪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早期的降噪耳机只能稍微降低一点低频噪音,到现在的全频道的降噪处理,不禁让人感叹科技进步之快哦。
大概是降噪的魅力太强,也或是大学寝室里的噪音实在太多,现在我凡是购买耳机,都是看到标配降噪功能才买的。
XM3 or XM4 ?
对于这一款大法大半年前发布旗舰耳机,在我入坑之前,看了网上太多关于它的评测,然而最让我纠结的并不是要不要买 Sony,而是新品 XM4 和曾经叱咤一时的 XM3 之间应该如何选择。
没错,自打 XM4 发布以来,XM3 的价格一路跳水到 1500 左右,虽然不便宜,但可以说是真香了;而 XM4 官方 2899 的价格确实对于我这样家里没矿的学生党来说,真的有亿点点小贵。
emmm,关掉油管的评测视频,咽咽口水。嗯,等过亿点点时间我有钱了再买!
打开 IDE 继续写我还没写完的 JavaScript 代码,努力搬砖,继续赚钱!然鹅伴随着室友一声穿透音乐声,响彻天灵盖的 “WOC – 我去你*的,又输了”,我键盘里的 i++ 也跟着这一声 WOC 一起飞到了天上,旋转着跳跃着,压根记不得自己到底循环了多少次!
这不能忍!!于是乎,拿起微信,直接私信了最近的一家大法旗舰店。好家伙,现在实体店优惠下来只要 2199,趁着自己理智清醒之前果断的下单了 XM4。
没错,,,最后压根没纠结,因,,,因为实体店 XM3 没货😂。
开箱
实体店的哥哥非常贴心的叫了一个美团跑腿帮我把耳机送到学校。这也让我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只手一直在刷美团的地图,看看小哥现在送到哪里了(完全不记得那天晚上吃了啥。
不得不说,Sony的包装真简单,一个纯白的纸袋,里面塞了发票和小票。取出来后是非常简洁的白色纸盒:
下面就到了我最喜欢做的事啦 —— 撕膜
箱子的打开方式是抽拉式。不得不说,真的很紧,废了老大劲才挖出来!
耳机包个头还是蛮大的。
耳机包里的配件有 3.5mm 音频线,航空插头和一根短小的 Type-C 数据线。
耳机本体:
没错。就和很多评测里说的那样,单看外观,几乎很难分辨 XM3 和 XM4。区别仅仅是 nfc 标识由印刷改为了雕刻,按钮由高光变成了磨砂,以及左耳耳罩内多出来的传感器。
简评
佩戴
整体佩戴下来的感受还是比较舒服的,包耳式设计没有明显的压迫感,头梁尺寸合适,重量也没有 AirPods Max 那么重,戴着没啥压力。
为了防止像我以前的耳机一样,出现头梁的 “骨质疏松”,这回我在头梁处安装了一个保护套。(可惜保护套挡住了我的信仰 SonyLogo)
音质
在音质这个问题上,有 LDAC 加持的大法自然不会太差。实际听感上虽然我并听不出来 LDAC 和普通 AAC 之间明显的差异,但比起之前一副耳机的 SBC,音质提升确实很轻易就能感受得到。
对于普通的高通芯片的安卓设备来说,基本上只要连上耳机,就会处于 LDAC 高品质连接协议下。不过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当启用双设备连接的时候,就只能切换回普通的 AAC 模式。不过 AAC 模式下,系统也会启动 DSEE 来对有损音源进行自动补偿。
而从主观听感上来说,WH-1000XM4 的低频表现非常出色,量感很足而且下潜够深。可能有些网友会觉得低频有点太多,轰头,不过这个因人而异吧,目前感觉还行。至于人声和器乐的中高频,个人感觉下来还不错。因为我也不是专业的音频发烧友,对这方面还是不过度评价了。
降噪
可能是我用过太多降噪耳机了吧,WH-1000XM4 的降噪并没有一下子惊艳到我,而是给我一种正常发挥的感觉。当然相比之前 500 元的国产漫步者降噪耳机来说,还是能一下子听出来 Sony 的降噪要好非常多。相比自家的产品索尼降噪豆 WF-1000-XM3 来说也是有所提升的。不过由于我手上没有 WH1000-XM3,所以相比上代产品的提升目前就没法告诉大家了。
日常使用的话,个人感觉 WH-1000XM4 的降噪是完全够用的。受限于目前降噪技术的瓶颈,1000XM4 虽然能够削减绝大部分的规律性中低频噪音,对高频也能有所抑制,但依旧没办法过滤掉近距离的人声和手机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从我目前了解到的耳机来看,1000XM4 绝对是属于当前降噪耳机中降噪效果第一梯队的,也完全不输苹果新出的 AirPods Max。
智能化
对于 Sony 来说,智能化一直是其强项。不管是自家的 WF 系列降噪豆还是 WH 系列头戴式耳机,都能够搭配自家 HeadPhone Connect 来进行使用。
App 提供了自动识别场景开启预设的降噪模式的功能,可以智能的识别目前我在做什么。比如当我处于室内休息的时候,自动为我打开降噪功能,当我处于走路或者搭乘交通工具时,自动拾取一定的环境音来保证出行安全。
同时智能免摘和摘下自动暂停也是这回 1000XM4 相比之前 XM3 升级的地方。捂住耳机快速切换环境音和大气压优化也是 Sony 一直都有的黑科技功能。
至于 Sony 家祖传的 360 reality 由于我没有订阅,也就没法体验了。(穷😪
缺点
到这里,你以为我马上就要说 Sony 大法好了么?en,确实 Sony 真香。不过 1000XM4 也并非没有缺点:
- 首先,个人认为 1000XM4 的降噪模式下,底噪声音相对偏大。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对照下 AirpodsMax 和 Bose700。对于白噪音接受程度低的朋友来说可能不是特别合适。
- 其次 1000XM4 的环境音模式(通透模式)并不是特别自然。有种扩音器的感觉。
- 智能免摘功能虽好,但是很有可能当你看视频看到上头的时候,不自觉的笑出声或者喊出声,此时耳机会误以为你要说话,自动暂停当前播放。(自己实测出现了好几次
- 目前版本固件下,双设备连接不支持 LDAC。希望未来软件更新后可以支持吧!
总结
没错 WH-1000XM4 是目前我买的最贵的一副耳机。从我个人的需要来看,我要的降噪,音质,续航,XM4 都能满足我的要求,虽然仍然有美中不足,但是我依然认为这是一部还比较值得购买的耳机,也是 2000 这个价位段最值得购买的耳机。当然,如果预算有限 WH1000-XM3 和 BOSE 的 700 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最后的最后,不说啦,剁手一时爽,吃土搬砖的时间到了……溜
留下你的评论